普健生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18162686757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产品展厅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NEWS新闻资讯

Science新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5-08-01

长期以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种“补血神器”——刺激红细胞生成,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药物。但是这个看似温和的“补血因子”,竟然在癌症里扮演着“内鬼”角色,帮助肿瘤逃过免疫系统的打击。


2025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Tumor-derived erythropoietin acts as an immunosuppressive switch in cancer immunity》发表于《Science》杂志。研究发现,肝癌等恶性肿瘤会主动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肿瘤微环境中,EPO的功能从促进造血转变为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文章标题、期刊和作者信息
Figure 1. 文章标题、期刊和作者信息


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多种基因编辑小鼠肝细胞癌(HCC)模型,明确区分了两类肿瘤微环境:

  • 炎症型“热”肿瘤:显著富集CD8?T细胞,且对PD-1抑制剂敏感;
  • 非炎症型“冷”肿瘤:T细胞稀少,表现为免疫逃逸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不响应。

且后者在无贫血征象的小鼠中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依然显著升高,说明EPO并非补偿性作用,而可能作为肿瘤免疫抑制的关键因子。

巨噬细胞中的EPO/EPOR信号施加了一种非炎症性肿瘤免疫类型
Figure 2. 巨噬细胞中的EPO/EPOR信号施加了一种非炎症性肿瘤免疫类型


进一步分析发现,EPO主要靶向肝内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激活下游信号:MHC II 表达下调;CD206、VSIG4 等标志性免疫调节因子显著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增强。人源HCC样本亦证实,EPOR主要定位于CD68?免疫调节型巨噬细胞,并与肿瘤进展相关。


研究者通过多种方式阻断EPO/EPOR信号轴,验证了其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关键作用。首先,在Trp53缺失的肝癌模型中敲除肿瘤细胞的EPO基因后,肿瘤明显缩小,CD8? T细胞显著增加;接着,在LysM-Cre; Epor^fl/fl小鼠中,特异性删除巨噬细胞上的EPOR,部分小鼠的肿瘤可出现自发性退化;最后,无论是通过EPOR靶向siRNA药物,还是Tamoxifen诱导敲除EPOR,均能显著增强PD-1免疫治疗的效果。研究最终发现,只要阻断EPO或EPOR信号,就能使“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TNFα?的CD8?记忆T细胞大量浸润,与PD-1抗体联合使用时甚至可以实现肿瘤的完全清除。


分子机制研究表明,EPO/EPOR激活后:NRF2核内转位上调,启动抗氧化应答;诱导HMOX1、FTH1等血红素降解与铁回收基因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L-1β、CXCL10等的转录。接着研究人员发现,敲除NRF2后,EPO丧失对TME的免疫抑制功能,肿瘤被CD8? T细胞识别并清除,进一步佐证了NRF2在此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仅在造血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新角色也正引起越来越多关注。针对EPO/EPOR通路的深入研究,离不开高质量的实验材料支持。abinScience提供包括EPO/EPOR相关蛋白、抗体在内的多种产品,助力肿瘤免疫研究和机制探索。


热卖产品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