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罗病毒 (WNV) 是一种神经嗜性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关系密切,主要通过库蚊传播,在鸟类和蚊子间自然循环传播。大多数人类感染无症状,但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神经侵袭性疾病。2025 年 5 月,英国卫生安全署确认在英国首次检测到 WNV,据 The Conversation 报道。此发现源于常规监测,表明
运动能够减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线粒体功能,是抗击肥胖与糖尿病的核心策略。但现实却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运动,尤其是对于体重过重、肌肉退化或存在慢性疾病风险的人群而言,运动的“门槛”常常成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巨大障碍。那么,是否有一种“药物”可以像运动一样工作? 2025年4月,
近年来,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及其进展阶段——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负担。尽管已有多种靶向MASLD/MASH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其作用机制长期未明。2025年5月13日,《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关键研究首次阐明了FGF21(成纤维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研究团队一项关于CD248在心脏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针对CD248的创新治疗策略的研究发表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通过对人类和小鼠梗死心脏的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分析,揭示了CD248+成纤维细胞亚群是免疫成纤维细胞交互应答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治疗组织
SLC34A2(NaPi2b) 是一种依赖钠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在维持磷酸盐平衡和调节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主要在肺、肠和肾的上皮细胞中表达,通过跨膜转运活动支持磷酸盐再吸收、营养吸收及呼吸功能。从结构上看,SLC34A2 多次穿越细胞膜,形成通道状拓扑结构,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 SLC34A2 在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于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次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中发现。作为首个发现的人类肿瘤病毒,EBV以感染B细胞并引发癌症和自身免疫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而闻名。其潜伏感染和周期性激活特性使其能在宿主内长期存活,且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或清除感染
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或器官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如感染、压力、饮食)以及免疫失调。根据2025年《柳叶刀风湿病学》的一项研究,2022年全球超过8亿人受到自身免疫疾病的影响,每年导致约400万死亡,成为慢性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女性患病风险更高,例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是指蛋白质合成后在其氨基酸侧链或末端进行的一系列化学修饰,这些修饰极大地扩展了基因编码的信息容量,赋予蛋白质多样化的功能。PTMs不仅增加了蛋白质的多样性,而且在细胞信号传递、蛋白质折叠、稳定性和降解、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
上一期和科研宝子们介绍了最常见的两种修饰甲基化和糖基化,本期将带大家了解脂质化和硝基化两种翻译后修饰,每种修饰也都参与了绝大部分的细胞生命进程。 脂质化 脂质化是指在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上添加脂质分子的翻译后修饰过程。这类修饰极大地扩展了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并在信
上一期和科研宝子们介绍了最常见的两种修饰磷酸化和乙酰化,本期将带大家了解甲基化和糖基化两种翻译后修饰,每种修饰都参与了绝大部分的细胞生命进程。 甲基化 蛋白质的甲基化修饰涉及到在特定氨基酸残基上添加甲基(-CH₃)。这种修饰不仅可以发生于核内蛋白,如组蛋白,还可以影响胞浆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是指蛋白质合成后在其氨基酸侧链或末端进行的一系列化学修饰,这些修饰极大地扩展了基因编码的信息容量,赋予蛋白质多样化的功能。PTMs不仅增加了蛋白质的多样性,而且在细胞信号传递、蛋白质折叠、稳定性和降解、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着
昆虫表达系统 昆虫表达系统,尤其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 BEVS)为代表,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异源蛋白生产手段。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其基因组上的外源基因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被转录和翻译,从而高效表达目标蛋白。这类系统不仅能够高效表达各种类型的目标蛋白,而且在蛋
返回顶部